<rt id="gag86"></rt>
  • <rt id="gag86"></rt>
    <tfoot id="gag86"><delect id="gag86"></delect></tfoot>
    <rt id="gag86"><acronym id="gag86"></acronym></rt>
    <abbr id="gag86"></abbr>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產業分析
      > 產業分析

    非遺不等同于“冷門絕學”,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發布時間:2023-05-25 10:17:54 |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原標題:非遺不等同于“冷門絕學”,使用是最好的傳承

    談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似乎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非遺傳承要守正,還要創新”“非遺傳承要關注人才的培養”。這些說法固然沒錯,但讓非遺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為生活美學的必需品,應是“傳承2.0”階段的重要目標。

    非遺并非曲高和寡的高深藝術,也不是少數人掌握的獨門絕技,而是根植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實踐之中。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四時生產調”,就是當地百姓總結提煉出的歌謠。泡田、打埂、育種、插秧、割谷、打谷、入倉,歌謠詳細地記錄著梯田稻作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技術要求、天文歷法和自然物候變化規律,一代又一代進行傳承,使哈尼族農耕生產生活一直延續千百年。

    使用為非遺傳承保護注入強大的原生力。如果缺少現實使用的生活場景,只靠文化情懷或家族傳承,那么非遺仍然是在某個圈子里獲得關注,后繼有人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而運用創新手段,將非遺融入日常生活,打造具有非遺元素的產品,瞄準當下用戶的需求,讓非遺成為人人追捧的時尚元素,穿在身上、戴在手上、用在日常,擁有市場的非遺技藝自然會引發年輕人的關注、學習和傳承。

    出生于蘇繡世家的姚建萍四度奪得全國民間工藝最高獎——山花獎,她以針線為筆墨記錄著這個時代,把蘇繡送進了白金漢宮,成為兩國間友誼的橋梁,創造出了屬于蘇繡的黃金時代。

    2021年姚建萍創作的《我愛中華》上線數字藏品,24萬件產品27秒售罄。這足以見得蘇繡這項非遺在數字時代魅力不減,用數字化賦能傳統文化、傳統工藝,運用數字藏品的場景中使之更好地發揚光大。

    曾有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珍寶,我們希望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和傳承先人的智慧結晶,用創新的手段推動使用和傳播。使用,就是最好的傳承。

    姚建萍和女兒姚蘭正致力于將蘇繡融入生活美學場景之中,定制手工繡制的禮服、研發蘇繡元素的手表,設計耳環、團扇、屏風等產品,巧妙地將非遺手藝“繡”在日常生活之中,讓蘇繡有了更為年輕、多元和生活化的展示。

    非遺的使用并不是跨越時空的等比例復刻,而是融入時代的創造性轉化。故事傳說可以改編成流行歌曲,民歌小調也可以整理編排成話劇。使用也并不局限于物品的使用,文化體驗場館、藝術的沉浸體驗同樣對當下的青年人具有強大吸引力。

    非遺傳承并不意味著只能是一場匠人苦行,非遺技藝也不等同于什么“冷門絕學”,憑借時尚潮流的非遺產品,傳統元素的破圈裂變并非想象。當非遺與時下的文化消費體驗場景形成交互,讓普通人用起來,非遺的魅力也會自然顯現。(王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