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古為今用”
發布時間:2023-06-28 10:30:08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葉小文 | 責任編輯:楊俊康作者:葉小文(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對中華傳統文化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可立足于其中的三條主線:“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以心為要”的常青之路。
“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
無論什么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都要回答一個文化底蘊的問題,即以什么為“本”?答案無非三選其一,以人為本,以神為本,抑或以物為本。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蘊,就是一以貫之地貫徹以人為本。其要點有三個方面:“仁”者“人”也。人是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天人合一,仁者愛人;“仁”者“德”也,“仁德,禮也”。圍繞“禮”的立與用及其仁德教化,而非圍繞神的崇敬和說教,是支撐世代中國人基本信仰的基礎;“德”者“得”也,從孝慈、孝悌到孝忠的“修齊治平”,從“以人為本”到“以民為本”的踐履實踐,擴展為親民“仁民”、德政“仁政”的一套以人本主義為核心的綱常倫理秩序和國家社會制度。這三個方面歸結起來,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種“見素抱樸”的人文主義的文化底色和文化底蘊,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是不斷生發、生生不息的,是與時俱進、與時俱豐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為什么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國能以其自創之文化綿其獨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巋然獨存,又行將偉大復興?就因這文化底色永不褪色,這文化底蘊厚實厚植,可以“春風吹又生”,總能重建豐厚的精神家園,維系強大的精神支撐。這是一個偉大民族幾千年傳承著的集體記憶、集體呼喚,遠比西方文化中“創世者”的一個“神召”來得強大、切實、管用。縱觀中華文化之外的文化,當然各有所長,應該各美其美。
胡適先生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預見:“緩慢地、平靜地、然而明白無誤地,中國的文藝復興正在變成一種現實。這一復興的結晶看起來似乎使人覺得帶著西方色彩。但剝開它的表層,你就可以看出,構成這個結晶的材料,在本質上正是那個飽經風雨侵蝕而可以看得更為明白透徹的中國根底——正是那個因為接觸新世界的科學、民主、文明而復活起來的人文主義與理智主義的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五千年中華文明一直積淀著厚重的人文主義理念和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中華文明雖是工業文明的遲到者,但始終保持著“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和本色。當代中國大力貫徹“以人為本”,順應時代、借鑒創新、改革開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話語體系中,在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的實踐中,最廣泛最深刻地凸顯了“新人文主義”。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歷史的發展方向與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已經交匯在一起。保障人類可持續生存和發展,需要中國作出榜樣。中國在世界作出了榜樣,也就實現了自己的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肩負著推進一場新的文明復興的時代使命。迎接這場并不遜色于歷史上的文藝復興的、新時代的“文藝復興”,中國應該有所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主義底色,蘊含中國在新的“文藝復興”中率先高揚“新人文主義”旗幟的,厚積薄發的底氣。
“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和”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羅素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氣是第一位的。”這種品質“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
中華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都以一個“和”字相通。道教認為,道的屬性是“和”。“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當利益沖突、矛盾糾紛時,不妨彼此體諒、委曲求全,就能開闊胸襟,以德報怨,所謂“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佛教講“理事圓融,事事無礙”。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儒家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和而不同”為主線,儒學追求的“和”,是以“和”對“多”集散成大,是以“和”制“合”平衡互補,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而不同,才能萬物并育、大道并行。“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這句中國經典,傳承著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講了幾千年;展現著中國的文化自信和守正創新,要管一萬年。
“以心為要”的常青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中,“釋”即佛教文化,是由外傳入并經中國化而與“儒”“道”兩家相輔相成、相通相融的。佛教強調“明心見性”,“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妙法,沉靜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卑下自心;應以禪定,清凈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平等,廣博自心;應以無所畏,明照自心。”這一“以心為要”之說,為中國文化所充分吸納。佛教于西漢末由印度傳入中國,至宋以降,被徹底中國化即儒學化。中國佛教各宗派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間日益相互調和,形成了宋明理學,儒學作為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學說、理事理論。程朱一派吸收華嚴宗理事無礙理論,陸王心學吸收了禪宗心性學說。陸王心學之陽明心學,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其作為儒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陽明心學是堅韌內心定力之學,有利于滋養民族心靈,塑造、增長和構建人生乃至民族之大氣象、大智慧和大境界。王陽明要傳達一條真理:一切戰斗都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在個人層面上,讓每個人找到內心的光明,打破生命的桎梏,確定人生的格局,獲得行動的智慧。在族群層面上,讓大家反思歷史,追慕先賢,從善如流,固守良知,滋養民族的心靈,強大內心的定力,獲得中華民族超越時空不斷前進的力量。陽明心學的三個要點——“心即理”,講心之定力;“事上練”,講心增定力;“致良知”,講心聚定力。一個“心”字,皆是確立、凝聚、強大、堅韌內心之定力。他講了一輩子心學,千言萬語,臨終匯集一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其實可言甚多,它從哲學上是解決思維主體和存在客體的同一性和差異性這個哲學基本問題;從實用上是指向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常青之路。
綜上所述,我們要堅持中華傳統文化之“以人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為貴”的天下大道,“此心光明”的常青之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應時代要求,正沿著“和”字號大廈之“天下大道”,緊扣中國在世界和平崛起的關鍵問題;沿著“心”字號大廈的“常青之路”,緊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關鍵問題,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和”字號和“心”字號兩幢文化大廈,還可合而為一——“和”字號為用,“心”字號為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沿著天下大道和常青之路,緊扣中國式現代化和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兩個關鍵問題,來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之大用。